冲刺下线,河南长城小伙用5天掌握所有装配工序 |我和我的长城
7月的郑州夏意正浓,基地建设时栽种的树苗都已长得郁郁葱葱。车间里生产设备的作业声和树上的鸟鸣,常常交织出各种协奏曲,我们就在这样的伴奏下,穿梭于产线和工位间,守护每一台长城电脑的诞生。
可如果我不说,你能想象创造这幅景象仅用了不到4个月的时间吗?其实我也觉得不可思议。而我,就在这个历程中,用两周的时间完成了学习培训,又在10天之内体验了装配线的所有工位,掌握了每个工序的操作,由一个纯粹的“新兵蛋子”成长为今天的生产部部长助理。我想,这大概就是同事们曾说过的“长城速度”。
一个月下线?不可思议!
“郑州基地必须在4月23日实现下线,从现在算起,我们还有不到1个月的准备时间,大家加油!”这是我今年3月底刚来中国长城河南分公司报到时,听到领导说的第一句话。当时第一反应就是:还没安装的产线+新来的职场菜鸟,一个月下线?怎么可能?!
没有等待解答疑问的时间,我和几位同事就被“打包”送往山西基地和湖南工厂去学习培训。
果然,第一天进入车间,我就被各种专业名词搞得晕头转向。PMC、QC、SOP......老工程师们习惯用英文简称讲述各个业务环节,而对于我来说,这是平生第一次听到这些专业名词。我手忙脚乱地记笔记,圈重点,画流程图,几乎动用了全部所学,才勉强把老师们讲的内容都记录下来。
白天的学习结束后,我和同事晚上回宿舍就开始共享笔记,查漏补缺,消化白天的知识。因为启程出发时,公司领导给我们布置了任务,那就是要把山西和湖南的“生产精髓”学习到位,然后再活学活用到郑州的产线建设中。所以,大家都打起十二分精神,不敢错过任何细节。
我们的精神面貌和学习态度都得到了山西和湖南基地老师的表扬,两周的培训结束后,我出发时带的新笔记本已经全部写满,带着这些鲜活的知识,我们意犹未尽返回郑州,而那时,距离下线只剩10天时间。
“新兵”培训“新兵”
“宝生,你来给产线员工进行培训,并且负责装配段的工位和SOP调整工作。”刚返回郑州第二天,制造中心主任兼生产部部长桂春生就给我布置了新任务。工位调整其实本应是工程部的工作,但为了确保一步到位,我们最终还是把这项工作和SOP调整进行了合并。
虽然在山西和湖南收获良多,但让我一个“新兵蛋子”去培训另一群“新兵”,我的心里还是有些打鼓。但桂春生部长鼓励我要“敢想敢干”,于是,我放下包袱,投入到了新的战斗。
拿到工程部的设计图,对比我从山西和湖南取回来的“生产经”,我发现,我们和山西、湖南基地的差异还不少,这意味着接下来的改造工作并不容易。而我必须要充分掌握每道工序、每个工位的状况,才能提出切实的改造方案,并且给实际负责操作的同事提供指导。
倒计时:5天。我想最快、最好的办法还是亲身实践。我一边回想在山西和湖南基地车间操作时的情况,一边在车间里进行“模拟演习”。螺丝扭力的有效范围、零配件的具体型号、物料流向如何......每个细节我都不敢放过,每天在车间里手舞足蹈地进行比划,同事笑称我是“无实物表演”。可事实证明,在我坐遍了装配线上的每个工位、了解掌握了每道工序的实际操作后,给他们讲解起来就变得轻松易懂,毫无压力。
终于,在下线倒计时显示最后1天时,我们的“傻瓜式”SOP制定完毕,崭新的装配线也终于蓄势待发,想象着明天大家看到新产品的情景,我激动得一个晚上都没睡好。
4月23日,中国长城(郑州)自主创新基地项目启动暨产品下线仪式隆重举行,我们共同创造了一个看似不可能实现的“梦想”,也给自己的人生留下了一段精彩的“长城故事”。